跳到主要內容

課程講義 / 高三

第四課   勸學

◆文章分析

  1.全文就環繞著「( 積善成德 )」這一觀點,從各個不同角度強調學的必要與重要。

  2.「成德」是一種文化人格,必須仰賴外在的客觀力量,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學必須「聞先王之遺言」;其具體內容與進程則是「始乎( 誦經 ),終乎( 讀禮 )」。

  3.在論述方法上,通篇採取「( 設喻 )說理」的手法,但並非簡簡單單的一理一喻,而是一理多喻,令人嘆為觀止的「( 博喻 )」。

 

◆課文結構表

勉人為學向善,積善成德

(一)論學的必要

首段首句「學不可以已」

首尾照應

末段末句

「學至乎沒而後止」

(二)論學的重要

(三)論學的環境與對象

(四)論學的方向

(五)論學的態度(強調「積」與「一」)

(六)再論學的態度(再強調「積」)

(七)論學的進程與目標

 

◆《荀子》一書

內容

1.韻文:主要是〈成相篇〉、〈賦篇〉。

2.雜論或以對話寫成的短篇故事

3.理論文章:可分為政論文或學術論文,無論在邏輯推演或修辭藝術上,皆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特色

形式

每篇都有點明宗旨的標題、系統周詳的理論闡述及完整的結構。

→標誌了諸子散文從( 語錄 )體發展成為長篇的專題論文。

文章風格

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善於譬喻,語言精鍊。

→意味著( 論辯 )體散文趨向成熟,對《韓非子》、漢代的政論文,皆有所影響。

重要學說

人定勝天

1.批判傳統儒家「天命」、墨家「天志」等「意志天」(認為天有意志,主宰自然人事變化)的觀念,以及道家否定人為的消極態度。

2.主張「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倡導善用自然、改造自然、事在人為的積極進取精神。

 

1.否定孟子的「性善論」,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主張結合禮法以教化百姓。

2.認為人們在後天環境的陶冶下,通過學習和修養,可以化惡性為善德,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這就是「化性起偽」。

 

「先王」指堯舜等上古先王,「後王」則是近代的聖賢明君,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荀子認為上古事跡大多失傳失真,不足效法,故主張取法時代較近的「後王」,較符合實際。

隆禮

1.因人性本惡,故荀子主張用禮矯治人的情性,人依禮行事,社會就能治而不亂。

2.荀子所說的禮可以用來正名分、別貴賤、定長幼,希望透過禮制法度,使人各守本分,各得其宜。

 

國學地位

1.每一篇皆有中心主旨,議論嚴謹,架構完整,開有意著作、以專著建立一家之言的先河。

2.〈天論篇〉等以「論」為題,成為後世「論」這種文體的鼻祖。

3.〈賦篇〉是最早以「賦」命名的作品,被視為賦體文學的濫觴。

4.與《論語》、《孟子》相較,《荀子》的語言已脫離了單純記錄口語的形式,開始有意講究修辭。

5.主性( 惡 ),強調以( 禮法 )制約人性,為( 韓非 )由儒入法提供可循的線索。

※郭沫若〈荀子的批評〉:「荀子的文章頗為宏富,……他以思想家而兼長於文藝,在先秦諸子中與孟子、莊周可以鼎足而三,加上相傳是他的弟子的韓非,也可以稱之為四大臺柱了。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是各有千秋。」

 

◆先秦重要作家簡介

人名

時代

經歷

成就

著作

老子

(老聃、李耳)

春秋

楚國

1.曾任周守藏室之吏,掌管典籍文獻。

2.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3.因周王室衰微,離周而去。至函谷關,關尹強使之留書,撰道德經五千言而去。

1道家代表人物。

2主張清靜無為的思想。

《老子》

(《道德經》)

荀子

(荀況)

戰國

趙國

1.五十歲始至齊國稷下遊學,曾三為祭酒。

2.後到楚國,春申君任為蘭陵令。

3.春申君死後被免職,定居蘭陵,講學著述。

4.主性惡,尚實用。荀子之學源出孔門,與孟子並稱。

1.繼承春秋以來的儒家學說,並汲取各家精華,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

2.所著荀子基本上屬專題性的議論散文集,每篇都題文配合,論旨明確,結構綿密,為議論散文成熟的標竿。

3.所著賦篇為最早以「賦」名篇者。

《荀子》

(《孫卿新書》)

莊子

(莊周)

戰國

宋國

1.曾任漆園吏。

2.楚威王聞其賢,曾遣使禮聘為相,推辭不受。

1.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

2.文筆恣肆,富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3.其作品「寓言十九」,為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意識大量創作寓言的作家。

《莊子》

(《南華真經》)

屈原

戰國

楚國

1.事楚懷王,後被讒流放漢水之北。

2.頃襄王時被流放至江南,投汨羅江而死。

1.首創楚辭,為辭賦家之祖。

2.愛國詩人。

〈離騷〉、〈九歌〉等

韓非

戰國

韓國

1.曾與李斯師事荀子,李斯自以為不如。

2.口吃不善言談,遂發憤著述,所作〈孤憤〉、〈五蠹〉,極受秦王政賞識。

3.秦攻韓以求非,韓王乃派其出使秦國。後受李斯猜忌,終被害而死。

1.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2.文筆犀利,論證周密細緻,善於運用譬喻和寓言說明事理。

《韓非子》

 

 

 

荀子與孟子「人性論」的比較

(一)相同處

 1.以儒家道德觀念為善惡的標準。

 2.人性中有與生俱來的內容。(相對於「無善無不善」、「可善可不善」而言。)

 3.肯定道德教育及環境對人性向善的重要性。

 4.人人皆可成為道德完善的君子。

(二)相異處

 

荀子「性惡論」

孟子「性善論」

人性的內容

天然生成的素質,即是「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的慾望。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即是善良的道德觀念,也就是心之「四端」──仁、義、禮、智。

善性之由來

須靠後天的教化,並且不斷的學習、實踐,方能「化性起偽」。

天生固有之。

善行之由來

重視環境對人的道德教化。只要背棄惡性,接受教化改造,「塗之人可以為禹」。

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將心中的善端「擴而充之」,便人人「皆可為堯舜」。

 

〈勸學〉中的「一喻多意」

「一喻多意」指一個譬喻中的喻依同時譬喻兩個以上的喻體,而含有兩個以上的意思。是譬喻中的特殊用法。

原文

喻依涵義

所指喻體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木材照墨線砍削就直了,刀口經過磨就鋒利了。(這兩個比喻的用意是一致的)

1.「博學」則「知明」。

2.「參省」則「行無過」。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1.尸鳩生了七隻小鳥,分別餵這些小鳥,一樣公平無私。

2.尸鳩用心專一。

1.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善人君子待人處事也是公平無私)

2.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君子也是用心專一)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從藍草裡提煉出來的靛青色顏料,色澤比藍草更深、更亮;冰是水凝結成的,但比水冷。

1.「學不可以已」,即經過學習以後勝過未學。

2.「知明而行無過」。

3.學生是老師教出來的,成就卻超過老師。(後人衍生義)

重點修辭──「譬喻」的變式

修辭格

定義

舉例

博喻(複喻、聯比)

連續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喻依,從各個角度,說明喻體或一個喻體的多個側面。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2.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劉鶚〈明湖居聽書〉)

對喻(對偶式譬喻)

喻體與喻依以對稱或形式整齊的對偶句式出現,不用喻詞,兩者可前後互位。

1.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2.水漲船高,泥多佛大。

3.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

4.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排喻(俳喻。排比式譬喻)

喻體與喻依以對稱或形式整齊的排比句出現,不用喻詞,兩者可以前後互位,但通常上二句是喻依,下一句才是喻體。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2.(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譬喻與映襯結合

以兩個喻依相互映襯以說明喻體。通常用於說明抽象事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以「不扶而直」、「與之俱黑」二個相反的情況為喻,凸顯求學環境的重要。

 

形近字辨析

字形

字音

字義

詞例

ㄑㄧˋ

通「企」,提起腳跟

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ㄑㄧˊ

腳上多出的趾頭

指。

ㄑㄧˊ

分岔的道路

誤入途、路亡羊(喻事況複雜多變,易使人迷失方向)

不一致、有差別

視、異。

ㄑㄧ

傾斜、倚靠

側、斜、(躺椅)

ㄓˋ

嫉妒

不求(形容淡泊無求、不做非分之事的處事態度)

ㄊㄧㄠˊ

蘆葦的花穗

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

ㄊㄧㄠˊ

遙遠

千里迢迢

ㄊㄧㄠˊ

兒童換牙的年齡,指幼年

年、(ㄔㄣˋ)

ㄊㄧㄠˊ

小孩額前垂下的頭髮

黃髮垂

ㄋㄨˊ

劣馬

馬十駕,功在不舍。

ㄋㄨˊ

子女

ㄋㄨˇ

劍拔(形容情勢緊張或聲勢逼人)、強之末(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