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兵家述評

孫子兵法                 本文由    撰稿

 

前言:
 
※ 兵法的起源:人類歷史的演進為戰爭與和平循環交替,由人與獸爭、人與天爭、部落與部落、種族、宗教、國家之間的戰爭,
   規模愈來愈大,形式喻趨複雜。有智之士乃將戰爭起因、背景、過程、結果、得失檢討等加以記錄,遂成戰史。
   更有勝者,依據前人經驗及個人觀察體認,研究各種戰爭理論,並予以記述,以為獲得戰爭勝利的張本,遂產生兵法。
 
※ 中國的兵法:歷代相傳,留傳最廣的一套書,就是「武經七書」,宋神宗元豐中,以孫子、吳子(戰國魏人)、
   司馬穰苴ㄖㄤˊㄐㄩ(春秋齊人)、尉繚子(戰國魏或齊)、李衛公問對(唐)、三略、六韜(姜太公),頒行武學,號曰武經七書。
 
※ 西方的兵法:
 
十六世紀:馬基維里之「霸術」
十八世紀曰米尼(法國拿破崙手下大將)「戰爭藝術」
十八世紀腓特烈大帝「大戰原理」
十九世紀克勞塞維茲(德)「戰爭論」
福熙(一次大戰法軍元帥)「戰略論」、 以及近代的李達哈特(二十世紀英)「間接路線」。
 
.研究孫子兵法目的
 
  「孫子」是全世界上有史以來第一本真正戰略思想著作,其在戰略思想領域中所居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著作所不能及。
「孫子」全書不過六千多字,但內容博大精深,文詞言簡意賅。其立論先政後軍,本末有序,其所提出的基本原則,
的確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傳之百世而不惑。古今中外以「孫子」為研究對像的學者和著作是多的無法計算,
研究的範疇有從政治、軍事、經濟、心理、社會、文學、哲學等各方面,研究的出發點 
、目的和興趣亦各有不同。
 
  「孫子」一書極其精簡,但其中含有極深奧的哲學思想,這也是其受到後世景仰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方法學」(methodology) 的觀點來看,
戰略研究是可分為四種不同境界(dimension)或途徑(approach) ,即為歷史、科學、藝術、哲學。①
概括言之,戰略學家在其治學過程中,通常是對這四種途徑都會採取,並且也形成四個階段,而愈是後來的階段也就愈難達到。
反而言之,必須歷經此四個階段,然後始能成為偉大的戰略思想家。
 
  戰略研究幾乎是必須從歷史研究入門,換言之,一切戰略思想的基礎都是前人的經驗;所謂科學的途徑也就是科學方法的使用,
科學的方法就是客觀的、邏輯的、和有系統的現象分析法;在孫子的書中對於此種科學方法以及其精神,可以找到很多例證。
 
  僅憑歷史與科學兩種途徑還是不能達到戰略領域中的較高境界。換言之,還有第三階段,即藝術境界,也是一種遠較微妙的境界,其關鍵在於
智慧。智慧固然是以經驗(歷史)和知識(科學)為基礎。但僅憑二者並不一定能產生智慧。藝術有時是不可學而致,必須有賴於天才。
 
  戰略思想能達到藝術境界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不過,此種成就雖可謂盡美矣,但未盡善也。要想成為不世出的偉大戰略思想家,則仍然還需要 
進入另一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哲學的境界。藝術還是人的境界,而哲學則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從表面上看來,「孫子」全書似乎是屬於「審慎釐定
」的形態,但隱藏在其文字的後面又還是有其「不言之教」。那也正是其哲學思想中最奧密的部份,留待後世有志之士去搜尋和發掘。
 
   .使學生瞭解我國固有兵學思想、戰爭原理、原則及戰爭指導藝術,啟發學生對兵學研究之興趣,廣增學術修養。  
 
   .活用孫子兵法,以為立身處事、治家治國之寶鑑,及為成功立業之謀策。
 
※ 孫子兵法一書,為我國兩千五百年前古書之一,如依拿破崙:「戰術十年一變」,在戰鬥、戰術方面已失去其實用價值,
   惟其戰爭原理、戰 略原則卻具有恆久不變的意義。
 
※ 孫子兵法廣汎流傳歐洲、日本,日本就有五十餘種版本,主要研究的卻為商業界。
 
※ 孫子兵法的特點就是它以哲學為基礎,並由此達到其戰爭藝術化的完美性。譬如他的奇正之變、虛實之變、九地之變、五火之變等,
   所蘊涵的奇與正、常與變、仁與忍、生與死的哲學至理,可說是顛撲不破、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理。由於其以哲學為基礎所以在其十三篇中,
   若干至理名言,既可以用於戰爭與戰略,亦可用於戰術與戰鬥﹔既能用之於軍事,亦能用之於經濟與政治。甚至為人處世之道,亦無不適用。
 
貳、孫子兵法考證
 
   孫子兵法一書,為我國兩千五百年前古書之一,其源流如何?說法不一,各有差異。茲列舉其數端,而考證研究之,以有助於研讀孫子兵法。
  
一、孫子傳記 ( 見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孫子武者,以兵法見于吳王闔閭。..........于是闔閭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彊楚,
    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于阿鄄(ㄐㄩㄢˋ齊山東),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二、荀子( 議兵篇)
   「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出,係孫吳之用,無敵于天下。」 
  
三、國語魏語
   「魏大實業家白圭答梁惠王所以致富的原因︰』臣治生產,猶伊尹呂望之謀,孫吳用兵,商鞅用法﹃。
  
四、吳越春秋﹕」吳王登臺,向南風而嘯,有頃而嘆。群臣莫曉王意者,子胥(伍員)深知王之不定,乃七薦孫子。
    ....吳王召孫子,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知口之稱贊。
  
五、自從宋人葉適、陳振孫提出「春秋左傳無孫子」一說問世以來,孫子兵法一書的作者為誰?才成了喜疑人的問題。明宋濂在其所著「諸子辯」中﹕
   「春秋時,列國之事赴若告者,則書于策,不然則否。二百四十二年間,大國若秦楚,小國越燕,其行事不見于經傳者有矣,何獨武哉。」    
  
六、張其昀 徐祖詒二學者曾論及孫子一書或成于孫臏之手,又魏武修訂十三篇等說,均極見地:「孫子殆書名而非人名,謂孫氏世傳之武經,
    孫氏祖先乃伍子胥,子胥名員,父曰伍奢,楚平王時任太子太傅,以冤死。子胥奔吳,誓復父仇,吳王闔閭深倚重之,與謀國事,
    五戰而入郢都(湖北江陵),楚昭王出走。伍氏後裔在齊姓孫,後百年有孫臏出。孫子一書,蓋成於孫臏之手。秦政焚書,除醫藥卜筮種樹外,
    均付之一炬,兵書為所當忌,更為耗劫。秦前古書,斷簡殘篇,在所難免,固不只孫子一書然也。漢班固之藝文誌載:「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後之註史記者,乃曰:「十三篇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唐杜牧言:「孫子數十萬言,魏武削其繁剩,筆其精切,凡十三篇成一卷。 」
    
    民國六十一年中共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兩處西漢古墓中,出土竹簡之孫子兵法及孫臏兵法。
 
    現行孫子十三篇中,雖有若干疑問,然其精邃之語,確屬「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放之古今中外而皆準,孫子篇什甚鉅,
    大都失散,而能遺留其精要至今,乃魏武之功,亦吾兵學之幸也。」
 
七、孫子兵法一書,據陸達節所著「孫子考」一書列舉,約有八十餘種,但多數亡佚,存者只三十餘種,其中重要系統有二:甲、十家注系統,
    以宋十家注為主。乙、武經系統,以宋刊本武經七書為主。十三篇文字的差異,主要存于兩系統之間,雙方出入多至六十餘處,彼此各有長短。
 
八、孫子之時代背景:孫子即孫武,為春秋齊國人,生於西元前五五九年,協助吳王敗楚入引郢之年,在周敬王十四年(西元前五○六年),正值春秋末葉,
    與孔子為同時。齊魏(孫臏與龐涓)馬陵會戰,在周顯王二十八年(西元前三四一年),已到戰國初期,與孟子為同時,孫子兵法之著撰及傳諸世人,
    就在此百餘年間,故兵法十三篇中所談軍政與地略之背景及其他史證等,均以此時代為其依據。
 
參、人物介紹
 
一、孟子 梁惠王篇:孫武來到吳國(位於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吳都蘇州),申請耕地時,自白:我的祖先是齊國(山東)田氏,到了其祖父田書,
    替齊征討莒國,立下汗功,齊景公賜予孫姓,而從田氏一族分了出來,孫書→孫馮→孫武,孫武鑑於田氏爭權奪利,引以為恥,遂離開齊到吳。
  吳王餘祭賜予耕地,乃在吳隱居
 
二、伍子胥簡介:楚平王在太子建十五歲時,有意為其迎取秦王的公主許配給他,派太子的少傅費無忌到秦迎親,後楚平王見秦姬貌美,據為己有,
  另迎取齊公主給太子建,費無忌又進讒言,楚平王又派太子建到楚國東北駐守,太傅伍奢隨行,後因費無忌又進讒,楚平王又召回伍奢入獄,
  後又召回長子伍子尚,次子伍子胥逃離楚國,轉輾它鄉,最後流落至吳,吳王僚頗為賞識,後遭公子光離間,投效公子光。
 
三、吳王譜係
          ┌─諸樊─光(闔閭)─夫差
          
          ├─餘祭
  壽夢─│
          ├─餘昧─僚─季慶 
          
          └─季札
 
  吳王壽夢有四子,季札最賢能,壽孟臨終前囑王位傳季札,壽夢死後,季札以私意害公義堅辭王位,由諸樊繼承王位,諸樊死,不將王位傳給公子光,
  而傳給餘祭,再傳餘昧,餘昧要傳給季札時,季札又堅辭逃回延陵,餘昧死,眾臣立僚為王。光記恨在心,伺機奪回王位,於是廣攬人才如伍子胥、
  專諸、要離等,後專諸以魚腸劍刺殺僚,要離在江面船上刺殺季慶,篡奪王位。後伍子胥拜訪孫武,並推薦於吳王闔閭,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
  顯名諸侯,後孫武請辭引退。闔閭戰死後,傳位於子夫差,重用伯嚭(ㄆㄧˇ),後並賜劍命子胥自刎,兩年後,夫差和諸侯在黃池會盟稱霸,再過九年,
  為勾踐所大敗,自殺於姑蘇臺。
 
 
一、始計篇
 
※始:起初 計:計畫 始計:乃是國防的跟本大計。 
※管子:「計先定於內,而後兵出境。故用兵之道,以計為首。」
※拿破崙:「無論從事何事,三分之二應事先計畫,三分之一由機會決定。加重前者份量是怯懦,過於依賴後者則屬魯莽。」
※始計篇大旨:為十三篇之綱領,是策定戰爭(作戰)之原理和原則,亦計畫作業之基礎。
※戰略:大戰略→國家戰略(政、經、心、軍)→軍略(陸海空野)→戰術→戰鬥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曰:經後人整理孫子兵法之用語。
※「兵」:軍隊、軍火、士兵、軍事、兵法、兵力、戰爭等。此處乃指戰爭。
※這一段屬於戰爭指導的課題,在戰爭哲學上是知危持危,慎戰的思想。
※戰爭危事也。故明主慎之、備之。備之須從平時做起,國家戰略就是從平時到戰時全程整備,如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真正的戰爭、最後的勝利取決於準備之日。
※人生如碁局局新,世事如碁步步變。佛家亦云:「人生難得」,面對莊嚴的人生怎能不秉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情,懍然肅穆的態度,審慎規劃人生,
 擬訂「生涯規劃」,並按步就班去實踐,,瀟洒的走完一生,充實而完滿,不致懵懵懂懂蹉跎一生而留白。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
 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經:經營、整軍經武。  ※校:比較。 計:核算。
※道:主義。毛澤東:主義就是洗腦。李登輝: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天:陰陽、寒暑、時制 。時制:因時制
※地者:國防地裡上的研究、瞭解與經營。
※將:蔣公:「古人論將,重在智、仁、勇三達德,獨孫子增補信與嚴二者,合為五德,亦是我所習稱的武德。仁:仁民愛物。不可對敵仁慈,
 否則即是對自己殘忍。如宋襄公與楚戰於泓水,「不擊半渡,不重傷,不擒二毛」。 
※曲制:軍隊之組織編制。
※官道:即人事制度。
※主用:軍需後勤之掌理運用。
※而索其情:再去瞭解非能量化之事物。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熟有道,將熟有能,天地熟得,法令熟行,兵眾熟強,士卒熟練,賞罰熟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此皆非能量化計算之事。
※人生的規劃,需依照個人的能力與條件,考量客觀環境因素,擬訂出近程、中程、長程各個階段的目標與可行的計劃,
 按步就班的實行,才有成功的公算。
 
★「將聽吾計必勝,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將聽吾計:兩種解釋。當「如果」解釋較不通,因孫子並非好官之人,且當初十三篇是伍子胥主動拿給吳王(闔閭)看的。「論政略與軍略」「論人才與奴才」
※計利以聽:計算比較之結果於我方有利,且為君主所聽用採納。
※因利而制權:採取權宜措施,獲致有利的態勢。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ㄋㄠ二聲)之,
 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實而備之:敵堅則防備。
※撓:挑逗。
※卑而驕之:敵將謙卑要使其驕傲。
※不可先傳: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廟算:古代興師作戰前告際於宗廟,並於宗廟召開作戰會議,且具保密性。
※得算:獲勝之公算。
※見:預見。
※戰爭之神拿破崙曾說:「無論從事何事,三分之二應予事先計劃,三分之一由機會決定。加重前者分量是怯懦,過於依賴後者是魯莽」。
 戰爭本身有太多的「偶然性」與「蓋然性」,但並不因為如此就放棄了作計劃,相反的要更詳加計劃以彌補這些偶然、蓋然的機率。人生亦復如此,
 善加計劃之後,盡人事、聽天命。
※現代戰爭,是科學的戰爭,而且是一種極精密的科學,如電腦摹擬但不能縮小成為數學的戰爭。」
※戰例引證: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對外政策,實以北進─大陸政策為骨幹,積極侵略我滿州、華北,這種證策從未改變,惟恐南進,將與英美法荷發生衝突,
 由於中國長期抗戰策略,至一九四一年將日軍主力牽制於中國戰場。日本因長期作戰之物資消耗,和同盟國對日本的經濟封鎖,日軍乃計劃南進,
 企圖奪取南洋地區石油及各種豐富資源,以利爾後作戰之後勤所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突擊美國珍珠港,獲至輝煌戰果,並勢如破竹的連續攻關島、馬來西亞、緬甸、荷屬東印度群島,期實現「大東亞共榮圈」
 的迷夢。然一九四二年六月四日美軍在中途島一役重創日軍,擊沉日四艘航空母鑑,飛機三百多架,扭轉了太平洋戰場優劣形勢。一九四三年美軍採取
 「越島戰略」的反攻行動,進逼日本「絕對國防圈」,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六、九日,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造成了日本數十萬人的傷亡,而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軍閥為逞其個人私欲,以「武士道」、「櫻花」的輕生精神,並以效忠天皇為由,蠱惑百姓的意志,輕啟戰端,誠乃不暗「兵者,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道理。
 
      又日軍在戰爭初期,雖以奇襲獲至局部勝利,然對中國及美國戰力估算錯誤,不能速戰速決,而自陷於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
 實為「多算勝,少算不勝的」之最佳註腳。
 
※作戰:作:準備。
※最後的勝利取決於準備之日。
 
二、作戰篇
 
※作戰篇以研究戰爭準備為主,並以後勤(LOGISTICS)整備為主。戰爭準備有平時的準備,如武器、軍政、財政;有開戰前的準備,如人力、物力財力動員。
※大軍未動,糧秣先行。行者,準備也。
※向美購買一五0架, F16一架為兩千萬美金;假向法購買六0架幻象2000,每架四千萬美金。
※蔣公:「準備三月,打戰一天,這種準備工夫就是後勤的功夫。」
※戰爭是一個龐大的無底洞,沒有一個國家能將它填滿。
※作戰:作:準備。
※最後的勝利取決於準備之日。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兵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如露營準備不足。
※外行人談戰略,內行人談後勤。
 
    打戰打後勤,拿破崙引用歐州古代名將英得古里說:「戰爭的第一要素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在人生的戰場上想要成就一番偉業,
 第一要素是實力,第二是實力,第三還是實力;唯有不斷充實自己,再等待時機,把握時機,則能水到渠成。
 
※馳車:戰車。
※駟:乘。
※革車:輜重、後勤車輛。
※建軍原則:打、裝、編、訓。
※蔣公提出:「打什麼,有什麼」的理則。
※李浴日:「戰略上打什麼有什麼,戰術上有什麼打什麼」。遭致 蔣偉國的批評。 
※在野略用兵指導上要求速戰速決。
※大戰之後必有凶年,戰爭有諸多後遺症。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曝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ㄉㄢ四聲)貨,則諸侯乘其敝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九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打戰就是打時間。
※拙速:平實快速。如:桌球,籃球。
※此段取用於國,因糧於敵的指導方針
※作事也要化繁為簡。
※八年抗戰:持久戰、消浩戰。「戰略持久,戰術速決。」通常兵力強大的一方、為攻擊的一方求快。兵立弱的一方、守勢的一方求慢。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取用於國為主,因補於敵為輔。
※如毛澤東打游擊,因敵戰為主。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性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
 破車罷馬,甲、冑、弓、弩、戟、盾、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近師:敵已打到我國。如國共內戰後期,物價高漲,發行金元券。
※丘役:徵收賦役。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古代長途運補曠日費時的漏闕。能達十分之一就不錯,如現代之空投、賑災大陸之糧食、物品,到達災民手中已短缺許多。
※ 因糧於敵─因械於敵─因人於敵,否則豈不殺敵一萬自損五千。
※卒:敵人俘虜。共軍之善待俘虜方法:不搜俘虜口袋,願留則留,願走則走。
※如元拔都西征時,從蒙古打到莫斯科,再到布達佩斯,七千餘公里,就地籌補,因補於敵,是為勝敵而愈強。
 
★「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如波灣戰爭之地面決戰,一百萬人,一百小時結束。
※戰例引證:一九四一年德俄之戰
 
    一九四一年,德國在蹂躪巴爾幹半島並攻佔南端克里特島之後,希特勒的功業可謂如日中天,在歷史上從未有一位元首在如此短時間內,
 獲得這樣多的戰功。他在二十一天之內征服波蘭,一天之內征服丹麥,二十三天之內征服挪威,五天之內征服荷蘭,十八天之內征服比利時,
 三十九天之內征服法蘭西,十二天之內征服南斯拉夫,二十一天之內征服希臘,十一天之內征服克里特島。即一九四零年九月至一九四一年五月前後
 不到十個月,共征服了八個國家。其武功之勝,真是曠代所無。
 
    一九四一年夏天,德國派兵攻打蘇俄,德俄之間衝突早就存在,歐戰之發展與德國勢力急劇的擴張,終至不免一戰。希特勒準備以六個月時間解決蘇俄,
 以獲取高加索龐大的油田,頓內次河豐富的礦產,以及烏克蘭數不清的糧食,再來全力應付英美。
 
     希特勒所犯的第一大錯誤就是對蘇俄的資源和紅軍的戰鬥素質作了過低的估計。
 
     在俄國廣大空間作戰,決定勝負的因素,戰略、戰術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空間、後勤和機械。開戰時德軍戰車共為三五五0輛,比其在西歐發動
 攻勢時只多八百量,以東線空間之巨大,這個數量顯然是不夠。俄國人自稱有戰車二四000輛,一半以上在西俄地區,儘管俄國人的數字根本不可靠,
 但其數量優勢仍似無疑問的。
 
     希特勒所犯的第二大錯誤,乃是戰略目標選擇錯誤。希特勒的戰略目標是以政治和經濟的考慮為主要基礎。即為佔領列寧格勒:他認為這個城市代表
 布爾雪維克主義的搖籃,厠、佔領烏克蘭的原料產地,頓內次的軍備生產中心,和高加索油田,以使蘇俄政治、經濟崩潰。
 
     希特勒所犯的第三個錯誤是對俄戰爭口號應是解放而不是征服。在史達林統制下比沙皇時期還要殘暴,希特勒應該儘量利用蘇俄內部的反攻力量,
 由其是蘇俄境內少數民族的獨立意願。一但蘇俄總崩潰之後,這些碎片還不都成為蘇俄的附庸。但他不僅對被征服的少數民族也和對大俄羅斯人
 一樣的虐待,而且還宣佈在蘇俄境內的居民都是「次人」,並決定進行滅種的政策。此種兇殘暴戾的作風固不可恕,但更不可恕的卻是他的無知。
 
     德俄戰爭大至可分四個時期,第一階段為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底,為德軍閃擊蘇俄企圖供佔莫斯科時期。第二階段自一九四二年初至
 一九四三年初,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時期。第三階段自一九四三年出至一九四四年夏,俄軍實施大反攻,將德軍逐初蘇俄國境時期。第四階段為一九四四年
 夏盟軍在歐洲登陸,俄軍配合向柏林反攻,至柏林投降為止。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晨,德軍在強大的轟炸機與裝甲部隊前導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兵分三路衝破蘇俄防衛線,德軍南路指向烏克蘭,
 中路進攻莫斯科,北路襲擊列寧格勒。蘇俄「史達林防線」從愛沙尼亞到基輔也被德軍衝破,但是接下來希特勒的進攻計劃因經濟或政治目標選擇不定,
 首先他宣佈列寧格勒是主要目標,隨後說是莫斯科,後來又是基輔或烏克蘭。基輔之圍德軍大獲全勝,兩股德軍採鉗形攻勢,在城東一百五十里會師,
 使六十萬蘇軍陷入重圍,基輔於九月十八日陷於德軍之手。但是德軍的勝利卻已蒙上陰影,因為冬天已經來臨,行軍越來越難。希特勒知道對俄戰爭要比
 預期為長,便下令速向莫斯科進兵,但已耽延不少時日。
 
     俄軍主力已趁機佈署,借天候(攝氏零下二十度)與地形之利,於十二月寒冬雪季,借地形之利驟然反攻,使不適雪地作戰的德軍傷亡慘重。
 
     此役足見德軍於作戰初期雖以奇襲之強大攻勢,獲得暫時的勝利,卻因未把握戰機,速戰速決,反自陷於長期作戰的損耗中;
 又因未能善養敵之軍民,徒增作戰主力,終至敗退,誠為作戰之大忌。
 
三、謀攻篇
 
※謀攻:計劃攻擊。
※為何謀攻而不謀守。
※前言:在作戰篇中孫子已指出了他的作戰方針,是以拙速取勝的速戰速決思想,而想以速戰速決取勝,唯一的手段就是「謀略」、與「攻勢」並行。
※但孫子並非盲目行動,乃是謀定而後動,亦即儒家所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決不是暴虎憑河的行動。所以孫子提倡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
 、「全存」主義,認為不破人之國,毀人之城,殺人之軍,乃用兵的最高原則。
 
    為了全勝、全存,又須以「知己知彼」為基礎。因此謀定於中,決勝於外,且當尊重戰場指揮官指揮權之獨立,俾可迅速掌握戰機,
 此孫子謀攻思想之脈絡也。
 
※孫子恐人泥於速戰,殘商人命,故此篇言不戰屈人、謀為持重為本。
※教導學生有時為除速效,採用強硬激烈手段,效果或可呈於一時,唯有其負面影響。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全國:保全敵國。
※全軍:周制,天子六軍,大國三軍,小國一或二軍。一軍為二五00人。
※不戰而屈人之兵:仍須以武力為後盾,如威力展示。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默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司馬法
※日俄戰爭時,乃木大將帥13萬子弟兵,攻打旅順要地(203高地),打了155天,病3萬,死傷6萬,連其兒子也死於此戰役。
 戰勝後天皇召見,乃木有感而發:
        王師百萬征驕虜,攻城野戰屍滿山 
        愧我何顏見父老,凱歌今日幾人還。
※一次大戰,盟軍迎贏得勝利卻失去和平。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將不忍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其次伐兵: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櫓:大盾,用於防矢石。
※轒轀:古代攻城車,上蒙牛皮,以防矢石,可以容納十人。
※具器械:準備攻城用的器械。
※距闉(一ㄣ):挖豪溝堆起土方。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說:「戰爭指導是為了實現政治的要求,不過是以槍代筆而已。」孫子的思想卻更高一層,他認為只要能達到政治目的,
 不一定以槍代筆。老子亦云:「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處理事情宜多運用智會,運用關係,動氣  、動怒、動武乃下下之策。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倍則分之:林彪:一點兩面。從兩面打一點。
※不若則能避之:如共軍的轉進,兩萬五千里長征。
毛澤東: 人存城失,兩者皆存;人失城存,兩者皆失。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在敵優勢範圍內作戰,要輕速,不能影響本隊之兵力投入,致影響全般作戰計畫。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不要與長官鬥,吃虧的是自己。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軍之所以患於君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
  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
  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輔:助也。
※患:危害。
※縻軍:束縛軍隊,使之進退失據。
※同:干與。
※亂軍引勝:擾亂自己的軍隊,而導致敵人的勝利。
 
 如美軍在越南戰場,國內政府與議會,亂加干涉限制,致使最優秀五十萬大軍,無法發揮作戰能力。
 
※如二次大戰聯軍反攻開始時,羅斯福給聯軍統帥艾森豪的指示:
  「貴官迅速率軍登陸歐洲,並向德國心臟地帶推進,以獲得有利性之戰果」,極其簡約明確,並包含五何。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與戰,不可以與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軍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知可以與戰,不可以與戰者勝:戰爭指導過程中,最困難、最慎重的莫過於發動戰爭。
※如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何時發動攻勢唯智慧的將領能斷定。
※識眾寡之用者勝:何時、何地兵力集中與節約。如:工作繁忙時,工作如何分配,時間如何安排。
※古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及「軍中聞軍令,不聞天子昭」
        因戰場狀況將領最清礎。
※軍隊之事成於一,敗於二三(指揮系統紊亂)。
※統帥權與指揮權如何有效的畫分是很難的。因統帥權下授又恐有軍權旁落的危險。如毛氏:槍桿子出政權,黨、政、軍一把抓。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殆:失敗。
 
 孫子以情報為謀攻的前提,戰爭指導必須跟據情報。想在人生戰場上創建一番功業,必須吸收各方面的資訊,分析環境因素,
 比較各種行動方案的優缺點,以做出最後的決策。政治學上有句話:「錯誤的決策比貪污還可怕」;人的一生要做幾次重要的決定,
 每一次都要謹慎再謹慎,以免遺憾終身。
 
※戰例引證: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希特勒的外交謀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濟衰退,且無軍備可言;
 但自一九三三年八月希特勒初任德國總理以後,積極推行國家復興計劃,不僅穩定了國內經濟,
 更雄心萬丈重整軍備希特勒的意識形態是一個達爾文主義者,他的外交政策是以物競天擇,強者生存的觀念為基礎;
 強權就是公理,不僅在叢林中如此,在國際關係中也是如此。希特勒認為在未來世界的主人翁
 不是馬克斯所想像的無產階級,也不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中等階級,而是他的種族-日耳曼民族,他們才是尼采哲學中的超人。
 
   希特勒是奧國人,此項事實對其外交政策具有很大的影響。德奧捷本是一家,這些日耳曼人都想回到德國的懷抱,而德國人也非常表示歡迎,
 此即所謂大日耳曼主義的由來。希特勒外交政策的頂點就是要替他的優秀種族獲致「生存空間」,在他的擴張計劃中,必須征服東歐和俄羅斯,
 才能建立他理想中的新秩序。
 
   一九三四年納粹德國首先與波蘭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引起列強震驚。因為在凡爾賽條約中最使德國人不平的就是把德國部份的領土,
 割讓給新成立的波蘭國。在威瑪共和國時代,德波兩國的關係始終很緊張,這個條約簽訂乃是希特勒在國際政治中的一手絕招。雖然在他的心目中
 波蘭遲早要在歐洲地圖上消失,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希特勒與波蘭簽約有兩個目的,一則向世人宣告他的和平意圖;一則因為波蘭自一九二一年以來
 即為法國的同盟國,他是法國在東歐安全體係中的重要支柱。這是法國在同盟體係中的第一條劣痕,同時也是希特勒「各個擊破」戰略的第一次成功。
 波蘭為何要與希特勒簽約﹖因為波蘭元首對蘇俄深感疑懼,並且也不願讓波蘭在反德戰線中居於打頭陣的地位,因為如果這樣一旦德俄發生衝突時
 ,波蘭就會變成戰場;又當德俄互相勾結時,波蘭也會成為犧牲品。
 
    一九三六年三月,希特勒又以法俄締結同盟違背羅卡諾條約為藉口,冒險佔領了非武裝來因區,
 希特勒以後自己承認:「在進兵萊因區之後的四十八小時,是我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假使法國人派兵進入萊因區,則我們只好夾著尾巴逃掉,
 因為當時我們的軍事力量連絲毫的抵抗都不能。」,但結果卻風平浪靜。
 
    本來態度很積極準備派兵法國政府,現在卻感到猶疑不決,因為算一算要動員一百萬人,並征發車量;尤其害怕會使其國內的「經濟復甦」
 受到不利影響,且英國也決不會協助出兵。英法兩國不段交換意見,同時也都認為應該理智和冷靜,而且有人說萊因區本來就是德國的領土,
 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國際聯盟也已經召開會議,而國際法庭也準備開庭審理,但最後除了德國以外,沒有任何國家採取軍事行動。
      
  重佔萊因區,對希特勒的大戰略而言要算是一次空前的成功,因為一但德國人在西面建築一道堅強的要塞防線時,可以阻止法軍救援其他東面同盟國,
 同時德國也可以抽出較大的兵力用於其他方面。並使希特勒看出當時各國姑息的心態。
 
    一九三七年希特勒正式撤消德國在凡爾賽條約的簽署,積極擴充軍備,羽毛漸豐,三月,德國大軍兵臨奧國,希特勒宣稱奧國大都數人民都贊
 與德國合併,並嚴加威脅奧國總統簽字,否則一切後果由他自己負責。最後奧國總統為了避免流血,終於屈服,德奧正式合并。
 
    一九三八年,希特勒又利用捷克境內的日爾曼少數民族,大約有三百萬人,所謂蘇台區日爾曼人,對於捷克的新愁舊恨,成為希特勒插足的借口。
 由於英、法當局希望避免戰爭,遂不斷壓破捷克政府向蘇台日爾曼人作一再的讓步。德國則又準備採取軍事行動,
 英法極力斡旋危局,最後由義開默索里尼召開慕尼黑會議,同意由德國佔領蘇台區。
 
      希特勒在六個月之內,兵不血刃先後征服了奧地利與蘇台區,可以說是希特勒運用謀略的極大成功。
 
四、軍形篇
 
形,就是「造形」,構建一個完整的形態。孫子非常重視在  敵我開戰前,先造優勝之形,水到渠成以奠定先勝的基礎。
形勢比人強,要創造形勢,乘勢而成。
※軍形:論攻守之形,乃屬於軍略階層,即戰爭各項因素上,優劣之形勢,與戰略態勢上若強弱之形勢。即所謂「形兵造勢」。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故曰:勝可知不可為。」
※先為不可勝:先經營有利的戰略態勢。戰略態勢形成的因素,不外「力、空、時、統、久」。力:即戰力,包含證、軍、心、經諸戰力。
 空:空間、地勢、與戰略位置。時:時間、季節。統:統合力。久:持久力,即後勤潛力與補充力。
※勝可知不可為:勝利雖可預知,但不能勉強造成。
※運動要著重「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避免造成運動傷害,直線的運動不但成效差,造成運動傷害尤烈。我們立身處世何嘗不需要「圓」,
 「圓」並不是圓滑、鄉愿,而是要週密圓融,時時反省自身的缺失,改進自己的弱點,而不致為人所乘。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球類:攻擊是最佳的防守。
※克勞賽維茲:「戰爭的形勢就本質而言是防禦比攻擊要強。」
※孫子並非「非守而揚攻」,其實他只是「先求穩當,次求變化」。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如佳山計劃。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文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
 勝於易勝者也。故善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將領要見人所不見:如日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赴俄艦會宴,見其鐵索生銹;見中國水兵晾一於大砲之上,知其軍紀不嚴,
 戰力薄弱。如至朋友家作客,觀其居家環境即可略知主人之性情已。如陸軍總司令突至某部隊長寢室。
※桌面亂,心情畢然亂。
※曲突徙薪無人問,焦頭爛額成上賓。
※無智名、無勇功:乃因勝敵於易勝。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